海南玉蕊,玉蕊是中国唐代中叶极负盛名的传统名花,但因栽培不普遍及时代的变迁,后来却失传了。尽管宋代宋景沂的《全芳备祖》将其列为花谱第六,明代王象晋的《群芳谱》将其上升为花谱第三,清代陈淏子的《花镜》也有专条,但其原植物却从乔木降格为灌木,后又从灌木降为蔓木及草质藤本。这表明,许多人早已不知玉蕊为何物了。自宋代以来,人们对玉蕊的原植物说法很多,经祁振声10多年考证,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首肯,确认古代名为”玉蕊“的是山矾科的白檀。[5]玉蕊(Barringtonia racemosa(L.) Spreng.)是玉蕊科玉蕊属的常绿乔木,株高达20米,稀灌木状;叶常丛生枝顶,纸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钝,常微心形,有圆齿状小锯齿;总状花序顶生,稀在老枝上侧生,长达70厘米或更长,花萼裂片等大或不等大,椭圆形或近圆形,花瓣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;果卵圆形,微具4钝棱,果皮厚,稍有肉质,内含网状交织纤维束;种子卵圆形[9];花期:6月~10月;果期:8月~11月[10]。玉蕊原产亚洲热带地区、非洲、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屿等地,在中国台湾、广东等地也有分布[11]。常生长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